加熱爐烘爐性能的研究
提出建成后由于砌體和澆注料中含有大量的游離水和結晶水,而爐子是在高溫狀態(tài)下工作的,故必須烘烤,使砌筑襯體所含水分逐漸析出,直至加熱到使用溫度并完全干燥為止,并完成耐火材料相變形引起的膨脹及消除應力。制定烘爐所需時間及溫度主要根據(jù)爐襯砌體的種類、性質、厚度、砌筑方法和施工時所處的季節(jié)而定。
為了便于控制其膨脹性,防止?jié)沧⒘仙舷卤砻媾蛎洸痪斐砷_裂,使?jié)沧⒘蟽炔繙囟戎鸩骄鶆蚧?,升溫也必須緩慢進行,可對爐頂做適當保溫,如覆以纖維毯等,而后再考慮過大火,一直升溫至使用溫度。由此可見烘爐成功與否是由磷酸鹽澆注料的性質決定的。加熱爐為燃煤氣爐,故采用煤氣烘烤,此種方法火焰柔和,溫度易于控制,爐溫均勻。
預先用蒸汽吹掃煤氣管道,通煤氣后打開放散管,做爆鳴試驗,要求煤氣壓力、成分均符合要求。打開空氣閥,利用壓縮空氣吹掃管道25min,然后關閉所有煤氣、空氣閥。打開煤氣管各處放散閥,將管道內燃氣放散215min,隨后關緊各放散閥。
(1)用熱風烘烤煙道,使煙道和煙囪具有一定溫度,從而在煙道中形成負壓。
?。?)打開煤氣管道上的總閥門,將爐門升至2/3高度,煙道閘板門開啟至最大位置。
?。?)微開燒嘴前空氣閥,隨后微開煤氣閥,接通電源,打火。
(4)落下爐門,調整煙道閘板開啟度,使爐底平面處爐壓為零或微正壓狀態(tài)。
?。?)按烘爐曲線烘烤爐襯,緩慢加熱,逐漸干燥,保證爐襯砌體不干裂或剝落,并如實填寫記錄表格。
?。?)測定爐內各主要部位的溫度,使其與規(guī)定的烘爐溫度一致,利用改變煤氣供給量和爐膛壓力大小,控制烘爐升溫速度和保溫時間,若烘爐溫度遠低于規(guī)定溫度,要立即緩慢升溫,絕不允許大幅度加快升溫,若烘爐溫度遠高于規(guī)定溫度必須立即保溫,決不允許采取降溫措施。
?。?)當爐溫升至300400e時,開始對水冷系統(tǒng)供水,控制出水溫度不高于45e。
(8)測溫,左右兩側爐墻各三點,爐頂三點共九個測溫孔。常溫至200e時使用水銀溫度計,200e以后開始使用熱電偶溫度計,300e以上以熱電偶溫度計為準。
(9)過大火,當溫度達到700e時,磷酸鹽澆注料的晶型轉化作用和聚合作用已基本完成,燃燒系統(tǒng)能穩(wěn)定燃燒,即考慮過大火。大火前1h,煙道閘板開大,調節(jié)空、煤氣流量,以20e/h升溫至工作溫度。
?。?0)保溫10h,自然冷卻,烘爐工作即告結束。
烘爐時間約210h,整個烘爐過程與烘爐曲線基本吻合,烘爐后,爐頂無剝落無裂縫及溜明火等現(xiàn)象,砌體部分亦無明顯變形和損壞情況,從3個月的生產情況來看,整個爐體未見進一步明顯變化,因此,整個烘爐工作是成功的。